Skip to main content

One post tagged with "欧洲"

View All Tags

万斯的呐喊,能否唤醒沉睡的欧洲?

· 8 min read

昨天看到一张图片,位于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意译为西敏寺)楼顶上挂着一面新月旗,格外刺眼。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真是莫大的讽刺,而且,这一幕恐怕也是当今西方世界道德现状的写照。

众所周知,始建于公元960年(北宋建立那一年)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当今世界最为古老的教堂之一。宗教改革后,它成为英国国教圣公会的官方教堂。

这座教堂举行过多位国王(女王)的加冕典礼和葬礼,还安葬了许多英国历史伟人,如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牛顿、丘吉尔等。

可以说,这座古老的教堂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成了植根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那一上千年传统信仰和价值观的象征。

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日的英国乃至欧洲却是越来越变了样。

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同样是昨天,我看到一张欧洲各国绿化人口比例分布地图,那真是一片片程度不同的绿色。

我查了一下,截至目前,英国的穆斯林人口约为400万,占到总人口的6.9%‌。法国的穆斯林人口约有530万,人口占比是7.8%。而德国由于曾经接纳了许多北非西亚难民,穆斯林人口达到550万,占总人口的7.6%。

而且,更为让人忧心的是,欧洲人享受着高福利,却不愿意生育,有许多夫妻选择丁克。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循环。本土生育率不断下降,劳动力不足,只能引进并依赖于外来移民,而移民的生育力却超强。

随着外来人口慢慢多起来,人口结构悄然变化,对传统的社会秩序和法律造成冲击。以前曾看到消息说,法国有的穆斯林社团要求实行沙里亚法。一位多年前作为难民逃到瑞典的穆斯林女人在电视辩论中竟然告诫瑞典女性,如果你们不愿戴头巾,可以离开瑞典。

网上有个笑话说,这几个欧洲传统强国担心啥大俄侵略,被大俄占领也强于被穆斯林攻陷。笑话归笑话,但现实确实不容乐观。可是,欧洲人是否察觉这近在咫尺、迫在眉睫的的危机?

除了无节制打开国门外,欧洲在索多玛化方面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打着自由、多元的名义美化罪恶、放纵私欲,LGBT(跨性别)运动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现象更为触目惊心。

比利时的学校教6岁的孩子认识72种性别;挪威给8岁的跨性别者提供激素治疗。

去年德国通过了所谓的《性别自决法》,明文规定所有德国公民身份证上的性别,不再跟天然的生理特征有关,而是靠自己来裁定。

有人说德国实现了“性别自由”,一个人可以自己随便选择性别,并且还能一年换一次!

去年在巴黎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更是群魔乱舞,竟然向那恶者打开大门,公开嘲笑甚至践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上千年之久的传统信仰价值。

有人说,摧毁一个传统社会,往往是以自由之名。欧洲的堕落,正是最好的说明。

这种“自由”一旦脱离了规范和界限,变成为所欲为,那就变为罪恶的催化剂,为那恶者所利用,生出更大更多的罪恶。

当白左鼓吹“性别流动”,颠覆天然的性别秩序,混乱性别标准,不仅是炮制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性别,更对传统的家庭、婚姻、道德和下一代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伤害和败坏。

最近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欧洲,发表了一篇演讲,措辞犀利。

他说道:“当我们聚焦于俄乌战争时,其实欧洲存在更大的问题。当今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我担心的威胁,不是俄罗斯,也不来自于其他大国,欧洲的威胁就在欧洲内部”, 是欧洲自身内部对其传统信仰和“最基本价值观”的背离!(万斯的演讲,令欧洲羞愧)

我看了万斯的演讲,他提到发生在英国的一个事,两年前一位公民因为在堕胎诊所五十米范围内默默祈祷了三分钟,而且此举没有影响到任何人,却被执法机关认定“违法”,并被处以罚款。

有人说万斯的演讲撕开了欧洲的遮羞布。我更愿意把万斯的演讲视为一次先知式的呼吁和呐喊。

美国的总统和议长能公开宣告:“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男人不能变成女人。就是这么简单!” 欧洲的领袖们呢?岂能袖手旁观?能被震醒吗?

当以色列走迷的时候,一位泪眼先知站出来向他的同胞发出呐喊:

“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他们却说:‘我们不行在其间。’”

作者 刘盐约